作者: 日期:2013-10-24 2:36:41 點擊:
以1997年為界,他之前是天不怕地不怕,橫沖直撞,最后留下一棟爛尾的巨人大廈,外加2.5億巨債,成了“中國首負”。之后,他如履薄冰,賣腦白金,投資銀行股,轉眼煉就了超過500億元的財富。下面就跟著中國品牌網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史玉柱的傳奇經歷。
“新一代股神”?遠遠不足以概括他的傳奇。
51歲的史玉柱正在成為股民口中的新一代“股神”。
因為大幅增持民生銀行,13個月下來,他浮盈最高超過60億元。
不過,“股神”并不足以概括史玉柱。以1997年為界,他之前是天不怕地不怕,高呼口號“要做中國的IBM”,橫沖直撞,最后留下一棟爛尾的巨人大廈,外加2.5億巨債,成了“中國首負”。而之后,他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賣腦白金,投資銀行股,進軍網絡游戲,在一片廢墟上,轉眼煉就了超過500億元的財富。
他是中國商界最著名的東山再起者。
眼看他樓高起
眼看他負債2.5億
史玉柱,1962年出生在安徽北部的懷遠縣城。1980年,史玉柱以縣狀元的身份考入浙大數學系,畢業后分配到安徽省統計局。由于工作出色,被送往深圳大學進修。
讀完研究生后,他決定辭職創業。飛往深圳時,他的家當只有東挪西借的4000元錢,以及耗費9個月心血開發出來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統。
1989年8月,他利用《計算機世界》先打廣告后收錢的時間差,用全部4000元做了一個8400元的廣告:“M-6401,歷史性的突破”。4個月后,他賺了100萬元。拿著這筆錢,他以“藍色巨人”IBM為目標,創辦了巨人公司。到1993年7月,巨人集團已成為全國第二大民辦高科技企業,擁有M-6405漢卡、中文筆記本電腦、手寫電腦等5個拳頭產品。
1994年初,珠海巨人大廈動土。這座最初計劃建18層的大廈,在眾人熱捧和領導鼓勵中被不斷加高,最后升為70層,號稱當時中國第一高樓,投資也從2億增加到12億元。
同樣是1994年,史玉柱發現,計算機發展日新月異,漢卡已經失勢。他盯上了保健品,腦黃金項目開始起步。
1995年,巨人發動“三大戰役”,把12種保健品、10種藥品、10多款軟件一起推向市場,投放廣告1個億。史玉柱被《福布斯》列為大陸富豪第八位。
1996年,巨人大廈資金告急,史玉柱將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資金調往巨人大廈,結果保健品業務迅速盛極而衰。
1997年初,巨人大廈未按期完工,債主紛紛上門,巨人現金流徹底斷裂,巨人大廈停工。“巨人倒下”,負債2.5億元的史玉柱黯然離開廣東,“北上”隱姓埋名。
小城啟動腦白金
三年摘下“首負”帽
幸運的是,受到重創的史玉柱,除了缺錢外,似乎什么都不缺——二十多人的管理團隊,沒有一個人離開。為了盡快還債,他決定做市場大、剛起步的保健品。
1998年,史玉柱找朋友借了50萬元,開始運作腦白金。他選擇江陰作為東山再起的根據地。江陰是江蘇省的一個縣級市,地處蘇南,購買力強,離上海、南京都很近,但廣告成本相對低廉。
項目啟動前,史玉柱做了一次“江陰調查”,他挨家挨戶找老人聊天,“吃過保健品嗎?可以改善睡眠,可以調理腸道、通便?你想不想吃?”老人們說,他們想吃,可舍不得買,只會把空盒子放在顯眼地方暗示兒子。
史玉柱敏感地意識到其中大有名堂,他因勢利導,后來推出了家喻戶曉的廣告“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腦白金以“大贈送”的形式正式啟動。不少江陰老人吃完后,拿著空盒跑到藥店去買,越買不到,問得越起勁。正當藥店為只見空盒不見經銷商上門的腦白金犯愁時,腦白金的廣告“閃亮登場”。江陰市場就這樣打開了。
此后,史玉柱如法炮制攻下一個個城市。到2000年,公司創造了13億元的銷售奇跡,成為保健品狀元,并在全國擁有200多個銷售點,規模超過了鼎盛時期的巨人。
3年不到,史玉柱又重新站了起來。2000年秋天,他還清了全部債務,不再是“中國首負”。2001年2月3日晚,史玉柱因還債之舉接受采訪,他摘下墨鏡,重新用上名片,再也不用擔心別人認出他是史玉柱。
別人恐慌他貪婪
砸55億浮盈60億
2003年,史玉柱擁有腦白金和黃金搭檔兩個“下金蛋的母雞”,銷售額驚人。但在“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保健品行當,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非常危險。
于是,史玉柱開始了他人生下半場的第二件事——資本布局。
2003年,史玉柱將腦白金和黃金搭檔的知識產權及其營銷網絡75%的股權賣給了段永基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四通電子,交易總價為12.4億元人民幣。拿著巨額現金,史玉柱開始向保健品之外的行業投資。第一個選中的,就是回報穩定的銀行業。
2003年,華夏銀行發起人北京華資銀團公司和首鋼總公司先后向史玉柱轉讓了1.4億股華夏銀行的法人股。在每10股轉增2股后,史玉柱共持有華夏銀行股票1.68億股。再有就是民生銀行,2003年馮侖清理非地產業務以外的資產,可股市低迷,苦于無人有數億元的現金來接盤。最后馮侖找到老朋友史玉柱,以非常便宜的價格把1.43億股民生銀行的股票賣給了史玉柱。
金融危機時,史玉柱曾大量減持民生銀行。但從2011年3月開始,史玉柱秉持“別人恐慌的時候我貪婪”的巴菲特理念,在民生銀行A股和H股的增持共包含85次單筆交易,合計耗資約55億元,就算是外資投行去年9月紛紛唱空銀行股時,史玉柱仍堅持唱多,并承諾“三年不拋售民生銀行A股”。民生銀行6日再創新高,自2011年底算起,史玉柱13個月來浮盈超過60億元,被股民大呼“股神”。雖然民生銀行昨日大跌令其縮水近6億元,但仍無損他“股神”的地位。
1月2日,他在微博上說:“其實買股票沒那么復雜。認真研究:1.該公司未來盈利能否持續理想增長?2.眼前股價被低估沒?只要同時滿足這兩條就買入,買完,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看不懂的行業,我不買;15倍以上市盈率的,我不買。”
來源 中國品牌網 |